云南普洱茶各個年代的茶樹介紹
普洱茶樹的品種不盡相同,標準的普洱茶樹在形態和生長特性上具備其獨特的風貌。在采茶過程中,普洱茶樹的年齡和種類是決定茶葉品質的重要因素。普洱茶樹的年齡一般分為七個層次,包括臺地茶、小樹茶、老樹茶、生態古樹茶、原生態古樹茶、大茶樹和千年野生古樹茶。這些茶樹各有其特點,而對于普洱茶而言,選擇合適的茶樹種類和年齡是非常重要的,
今大福普洱茶行情網特地整理為您解惑!
臺地茶樹:這些茶樹是于1976年之后種植的,多為扦插苗無性系茶樹,呈條列式密植。樹高大約在60至90公分之間,每畝約種2000至3000株。由于多數農民選擇施用化肥和密植這些茶樹,因此生長周期短,產量較高,但味道較為強烈,口感苦澀且停留時間較長,與古樹茶的口感差別更加明顯。
小樹茶:這些茶樹主要于1949至1976年間種植,樹齡在35至60年之間。這些茶樹樹高通常在80至120公分之間,每畝約種1500至2000株。由于采用的是較為傳統的種植方式,其茶葉味道相對臺地茶而言更為協調,但苦澀口感依然較強,停留時間也更長,口感比古樹茶略劣。
老樹茶:這些茶樹種植于1912至1949年間,多數樹的胸徑在5至15公分之間,胸圍約15至50公分,樹高一般在1.5至3米之間,樹齡通常在60至100年之間。這些茶樹的茶葉芽葉較為粗壯,葉脈較厚,果膠質較豐富,口感相對于其他茶樹更為甜潤,同時帶有一定的苦澀口感,但停留時間并不長,只有短短幾十秒,與古樹茶的口感有所區別,但較為難以區分。
生態古茶樹:這些古老的樹齡在1-2百年之間,胸徑在10~25cm,胸圍35~80cm,樹高2.5~4.5m,它們數量有限,因采茶頻繁且地表植物被剪除,有些生態古茶樹呈衰老跡象。質地粗壯的芽葉分布在9~16對之間,富含果膠質,口感甜潤,略帶苦澀,口腔中短暫滯留約十幾秒,與原生態古樹茶略有區別。
原生態古茶樹:這些茶樹已長存3-4百年之久,胸徑10~35cm,胸圍35~110cm,樹高3~6m,因地表植物未被剪除,茶園的自然生態得以良好保留,即使在高齡之下,原生態古茶樹仍未表現出衰老跡象。質地粗壯的芽葉分布在9~16對之間,富含果膠質,口感甜潤,略帶微苦微澀,口中苦澀感稍縱即逝,僅停留幾秒鐘。
大茶樹:這是少數民族的茶農栽培的高達5m以上的樹齡最高及最宏偉的茶樹,大茶樹一般是具有樹齡最久或最大的茶樹王,胸徑通常在30~50cm之間,胸圍100~160cm,樹高達5~15m,樹齡多在500~1000年之間。以其芽葉制成的曬青綠茶被稱為大樹茶。以品飲體驗而言,樹齡越大,生態環境越佳的茶樹口感越協調,在水溶性果膠、樹脂含量等方面更為豐富,味道更加溫潤。
千年野生古茶樹:這些野生的古茶樹位于原始雨林中,胸徑50cm,胸圍160cm,樹高超過15m,經歷了至少千年時間。葉大、粗壯、由9~16對之間的葉脈組成,葉緣齒突深,與現代茶園的大葉品種(葉脈為6-9對)完全不同。芽葉富含氣質高雅,每枝僅一個包括一芽兩葉,通常重0.5~1g,是普通古樹茶的三倍重。以其制成的曬青綠茶湯色呈綠黃,香氣清新,略帶野生茶特有的腥氣,與栽培茶的香氣截然不同,水溶性果膠豐富,幾乎無苦澀,美感豐富且持久。
綜合以上可以發現普洱茶的茶樹多種多樣,不同地區不同樹種樹齡風味不盡相同,
今大福普洱茶行情網為您帶來更多茶葉資訊!